要解答“無縫方管焊道要求”,首先需明確一個關鍵概念:無縫方管本身無焊道。
無縫方管是通過“圓管坯穿孔→熱/冷軋制為圓無縫管→再經冷拔/熱軋整形、定徑為方管”的工藝生產,全程無焊接環節,因此不存在“焊道”;僅有“焊接方管”(通過鋼帶卷制、高頻焊接成型)才涉及焊道質量要求。
若您實際想了解焊接方管的焊道要求(或無縫方管后續拼接時的焊道要求),可參考以下行業通用標準(以國標GB/T 3091《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》、GB/T 13793《直縫電焊鋼管》為核心),主要分為5大類要求:
一、焊道外觀要求(直觀可檢,核心是“成型良好、無明顯缺陷”)
焊接方管的焊道(含內焊道、外焊道)外觀需滿足:
1. 焊道與母材過渡平滑,無“咬邊”(焊道邊緣啃咬母材形成的凹槽),若允許輕微咬邊,深度≤0.5mm,長度≤焊縫總長的10%;
2. 無裂紋、氣孔、夾渣、未焊透(焊道未融合母材的縫隙)、焊瘤(焊道局部凸起的多余金屬)等缺陷;
3. 外焊道需進行“修磨處理”(除非特殊約定),修磨后焊道高度不低于母材表面,且不超過母材厚度的1.2倍(如母材厚5mm,焊道最高≤6mm);
4. 焊道直線度:每米長度內偏差≤2mm,避免焊道偏移、扭曲。
二、焊道內在質量要求(需無損檢測,核心是“內部無隱藏缺陷”)
針對輸送流體、結構承重等關鍵場景,焊道需通過無損檢測(NDT)驗證內在質量:
檢測方法 | 檢測對象 | 合格標準 |
---|---|---|
超聲波探傷(UT) | 焊道內部裂紋、未焊透、夾渣 | 不允許存在 “大于 φ2mm 的缺陷”,且缺陷總面積≤焊道面積的 5% |
射線探傷(RT) | 焊道內部氣孔、分層、未熔合 | 按 GB/T 3323 標準,一般要求達到 “Ⅱ 級焊縫”(即輕微缺陷可接受,嚴重缺陷禁止) |
滲透探傷(PT) | 焊道表面微小裂紋、針孔 | 無可見滲透劑殘留(即無表面開口缺陷) |
注:普通低壓流體用管(如自來水、空氣輸送)可僅做外觀檢;高壓、耐腐蝕場景(如化工管道)需100%UT/RT探傷。
產品推薦
推薦資訊